盛夏时节,在松花江中游,哈尔滨都市圈北环永双段项目关键节点工程松花江特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在距离特大桥不足1公里的江面上,黑龙江省航道事务中心龙浚19挖泥船队为了特大桥的顺利推进,正为其备用航道疏浚作业奋战。
1999年下水服役的龙浚19挖泥船是大型绞吸式挖泥船,一直担负着内河航道养护、航道基本建设、陆域吹填、桥区主副航道清淤、省部级重大水利枢纽施工建设及港口码头建设任务,先后完成了肇源新港航道疏浚、松花江阳明滩大桥充填、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引航道疏浚、哈齐客专线铁路桥清淤等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重点工程和黑龙江水系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为造福龙江百姓和服务航道养护及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龙浚19船队荣获了全国工人先锋号、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黑龙江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前不久,龙浚19船队党支部又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在松花江中游39#标处,正在疏浚作业的龙浚19挖泥船像一条长龙游曳在松花江上,将泥沙呈抛物线状抛向指定区域。记者乘坐的锚艇渐近龙浚挖泥船,船上机器轰鸣声清晰传入耳鼓中,时而泛黄时而如墨的泥沙也愈加清晰。
登上龙浚19挖泥船,看到船员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工作着。驾驶台上,大副刘兆恩5时开始工作,不仅要操纵挖泥的深浅度,看仪表上的数字变化,还要观察一公里之外泥沙喷射的情况。记者见到刘兆恩时,他已经工作五个多小时了。“我在这艘船上工作15年了,每年从3月末开始在江上工作,一直到11月下旬结束,每天工作状态几乎都是这样。”
龙浚19船队的政委张绍华和记者说,5月19日船队接到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紧急指令,为特大桥备用航道疏浚作业。为按时完成施工任务,船上16名船员每天4时30分起床,5时进入紧张工作状态,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记者跟随代轮机长王海屹和三管轮邰玉宾来到机舱内,两台机组正在高速运转,机器发出巨大轰鸣声且舱内十分闷热。大约15分钟,两位船员完成检查,走出机舱时他们的制服已被汗水浸湿。
由于船只服役时间长,机舱内最高温度可达四十七八摄氏度,轮机值班人员需每半个小时到机舱查看一次机器运作情况,核对水温表、燃油表、压力表等62块各种仪表的数据。“一天检查30次,在机舱内累计上班时间近8个小时。”王海屹说。
四五月份正是鲜花盛开的时候,也是挖泥船最忙碌的时候,船队大部分施工地点都在远离城市、人迹罕至的河段。半年后下船回到家,看到的多是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白雪。对于很多船员来说,看到哈尔滨街道上的绿、闻到丁香花的香是件奢侈的事情。“夏天江上蚊虫特别多,被咬上一口,皮肤红肿痒痛好几天。”船员们说,船上的淡水多为饮用,夏季他们用江水洗澡。
在手机信号不好的区域内疏浚,船员们几天都无法与家人联系上。大副孙建业说,上船工作后,很少有和家人团聚的时间。要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任务,还要忍受思念之苦。“看到运输船队和过往的船只安全顺畅地经过疏浚施工后的航道,我们内心充满了欣慰。”孙建业说。
前几日,孙建业工作中不慎腰部扭伤,他戴着护腰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患有心脏疾病的刘兆恩今年上船工作后,到六月末始终没下船休息,每天服药坚持工作……
眼下,船间有职工16人,其中10人为员。“全体党员带头奋战在一线,上船至今没有一名船员请假下船的。”张绍华说。
从3月末上船到11月下旬结束工作,期间有两次假期,可是船员们极少休假。船长孙忠友的孩子参加高考时,正赶上疏浚任务进行到关键时刻,他通过视频遥祝孩子考试顺利。家近在咫尺,却不能陪伴家人,已是船员们的常态。
王海屹说,在这个团队里,每一个人都是彼此的榜样,尤其是遇到抢险时,党员突击队始终站在抢险的最前面。有一次在松花江212#标处,挖泥船忽然出现故障。党员突击队冲在抢修最前面,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抢修方案、实施抢修,从当天16时开始抢修,一直奋战到第二天凌晨2时多。
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引航道工程建设时,大厚度泥层、易发性塌方和大量度回淤等一个个难题摆在开工作业面前,要确保施工任务正常开展,急需一套新的实施工程的方案,时任船队大副的党员孙忠友依靠多年参与疏浚工作积累的丰厚经验,提出了分层挖泥的方法,施工面对的困难迎刃而解。经过60多天的艰苦奋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50余万立方米的清淤任务。
在船舱的党建文化墙上,贴满船员们在艰苦环境中奋战的身影的照片,一幅幅抢修现场党旗高高飘扬的生动画面,激励着全体船员努力拼搏,争做排头兵。
近年来,龙浚19船队培养出多名优秀船长、轮机长和一线高级技术骨干,分别在大型挖泥船上发挥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同时船队也涌现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龙江工匠任忠林等一大批省直属机关先进个人。
今年38岁的大管轮张喜波说,在这样先进集体中工作,不仅学到了专业相关知识、丰富了实践经验,思想政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升,在这支船队的工作经历成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这些年来,龙浚19船队以发挥榜样激励作用、争创先进班组为主要途径,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针对一批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在挖泥船上的应用,再加上新参加工作的年轻同志较多,船队积极组织大家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的同时,鼓励他们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在船舱狭小的空间内,“船员图书角”上摆满了思想政治、疏浚技术、社科等多种类型书籍,这里成为船员业余时间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午休时间,船员们喜欢聚在这里学习、讨论工作中遇到各种技术问题。翻看船员们写满学习心得和技术要点的笔记,感受到了船上的浓郁学习气氛。
龙江工匠、轮机长任忠林主动和王海屹结成“师徒”,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将自己几十年总结的工作经验方法传给年轻人,帮他们快速成长。任忠林不仅将经验方法输出,还虚心向年轻人求教新知识、新技术。任忠林提出对泥泵内胆的国产化改造,打破以往泵胆只能依赖进口无法维修的尴尬局面。通过技术革新,将下五方轮的密封方式改进为全密封压力润滑方式,让其常规使用的寿命大大延长。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学习中,不仅任忠林、王海屹们的思想高度和业务水准不断提升,人人想学习、人人要进取的新风尚也在龙浚19船队蔚然成风。